中科院对非重点研究成果《肯尼亚国家地理遥感图集》 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16-11-08 17:23:14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项目、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肯尼亚国家地理遥感图集》由我社隆重出版发行。本图集是中肯两国科学家在资源环境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的产物。合作充分发挥了遥感卫星的优势,利用大量的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考察和相关的地理信息将肯尼亚的地形、地势、地貌、水文、气候、城市等地理特征和奇特的地表景观展现在图集中。
  翔实精美的卫星影像及言简意赅的文字解译,使这一册图集成为研究肯尼亚进而研究非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文献。图集为进一步研究肯尼亚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重要科学基础,为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对增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和落实提供重要参考,促进了中非合作与文化交流,是中非合作与友谊的见证。
  一、强强联合,打造精品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2013年5月批准成立的“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科教中心,其定位是:根据非洲国家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结合中国科学院对非科技合作的基础和自身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开展我国与非洲地区国家在生物多样性、资源遥感、生态环境、流行病控制与现代农业等多方面的互惠合作研究,全面提升非洲相关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服务于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及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的发展目标。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建成将为中国科学院占据国际领域前沿、引领我国科技在非洲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重要的基础平台,对于提升我国解决区域性和全球性挑战的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国际优势科技资源,积极与海外开展协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年5月21日,我社与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中非科技出版和文化交流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为实施本项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多次长江出版传媒与肯尼亚、坦桑尼亚有关单位的互访和交流,达成了共建非洲出版中心等多项合作协议。这些交流与合作,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可行性。2015年底,非洲出版中心项目列入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目前本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遥感信息、农业示范三个方面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肯尼亚国家地理遥感图集》的成功出版,代表着该项目有了实质性进展,是推动“一带一路”政策落地、加快文化“走出去”的象征。
  二、一流作者、一手资料
  本图集的作者均来自中国科学院承担系列研究课题的一线专家及其合作单位的中外科学家,他们通过长期的野外科学考察、收集整理一手资料并综合国内外参考文献集结成书,其中大部分图片均为原创,在专业领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主编张宗科,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多次参加和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及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包括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地震灾害损失遥感调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全国资源环境时空数据库重建”、中日信息化合作“环境监测与水灾监测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海外科教基地“中-斯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项目“斯里兰卡水资源遥感监测与饮用水站点管理平台”、中国科学院海外科教基地“中-斯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科教中心”项目“丝绸之路遥感应用”、中国科学院海外科教基地“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肯尼亚资源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埃及农业环境遥感监测信息系统”等十余项重大项目。
  三、影像精美、意义重大
  《肯尼亚国家地理遥感图集》图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常规统计调查数据、遥感影像分析数据,以图文结合方式介绍肯尼亚国家地理的概要;第二部分以遥感影像数据为主,专题介绍肯尼亚主要城市、森林植被、河流湖泊、农业生产、以及东非大裂谷等的现状和部分动态变化,为肯尼亚国土规划、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服务;第三部分通过典型遥感影像直观展示肯尼亚独特的地表景观。图集用翔实精美的卫星影像及简赅的文字解译,使这一册图集成为研究肯尼亚进而研究非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文献。
  本项目的实施同时受到中国科学院对外合作局的高度重视,项目取得的成果也受到肯尼亚政府及非洲其他国家的高度认可。图集将持续为肯尼亚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肯尼亚乃至非洲国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土地、水、植被资源合理利用,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接下来,我社还将出版一系列对非研究图书,将中国科学家排除万难、艰苦研究取得的成果展现给读者,完成出版社“举科学旗帜、做学术出版”的宗旨和使命。


众多领导和专家出席《肯尼亚国家地理遥感图集》北京2016BIBF新书首发仪式


本书主要作者与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合影


本书责任编辑与作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