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保密通信里程碑之作《混沌保密通信学》出版
发布时间:2016-10-19 17:02:09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混沌保密通信学》由我社出版。该书符合国家战略需要,是网络安全领域保密通信专业的里程碑之作,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该书作者胡汉平(上图左),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2015年湖北省创新创业人才奖。先后担任中国密码学会混沌保密通信专业委员会主任、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混沌保密通信规划编写组牵头人(中国密码学会组织),湖北省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安全可靠应用专家。主要从事混沌保密、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密码发展基金密码理论重点项目和总参预研基金项目多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24项国内和1项欧美发明专利;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省部级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2项;以主要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31篇;主持研究的“混沌变码本流密码”被国家保密局命名为“SSF46密码算法”。
二、立足高端学术前沿,创新性与应用广泛性兼具
本书针对混沌保密技术前沿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以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为主线,结合课题组所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从多个学科的理论及方法上升到到交叉融合的理论及方法、从基于实数域上混沌载波调制的光、电保密技术到有限域上的混沌密码(或随机码)技术 、从混沌保密的安全性评价到攻击方法分析等多个层面,全面、系统地反映混沌保密技术的全貌。
本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针对数字混沌系统的特性退化这一关键瓶颈问题,根据混沌反控制理论和模数混杂系统的控制理论,提出了有限状态空间上严格意义混沌系统的构造模型及其实现技术(已获欧美专利授权)。该模型及其实现技术在理论上可证明、工程上易实现,是目前国内外唯一能有效突破该瓶颈问题的方法;国内外首次建立了混沌复杂动力学特性与密码学安全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评估混沌保密的安全性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各类混沌保密通信系统,提出了诸如系统参数未知情况下,仅由系统输出符号序列可对其进行有效攻击等多种颇具新意的有效分析方法;提出了变参数模数混杂系统混沌系统模型及其实现技术,有效解决了混沌保密通信系统因特征信息泄露和参数空间规模不足等引起的安全问题。
本书的应用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书中的许多理论、模型与方法,是实践后的提高与总结,特别是给出的“混沌流密码”算法已被纳入国家密码标准管理,命名为“SSF46密码算法”。
三、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对国家信息安全有重要意义
信息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习近平先后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 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重点研究开发新的密码技术”。作为三大新密码技术之一的混沌保密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与相关学术专著的匮乏是专著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一个重要因素。该书正是遵循国家战略的这条主线策划出版的。
此外,混沌复杂的非线性行为不仅与密码学所要求的混淆和扩散性质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对应关系,更具有可兼顾多个密码学安全性指标、周期无穷大以及物理过程易于实现(与运算位数无关)等独特优势。其技术与安全系数远远超过经典密码技术,并能抵抗量子计算攻击,同时能够实现与量子保密光通信技术融合。所以,混沌保密技术必将成为信息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前沿领域,而该书也一定会为我国保密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