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召开2016年度选题动员会
10月15日,我社召开年度选题动员会,全体社领导、全体编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李慎谦主持。
会上,我社总编室负责人宣读了《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做好2016年度选题计划工作的通知》。
随后,李慎谦强调,必须按照股份公司的通知要求,进行年度选题的申报。李慎谦还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为对标单位,对该社的选题储备特别是重点选题的策划实施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指出了对方和我社之间的优劣势及差距。
李慎谦还指出,我们的年度选题要基于以下因素进行策划:“一是国家关于出版的指示——《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得指导意见》——这是应该敏感捕捉的风向。二是股份公司9月22日颁布【2015】98号“关于精品出版工程资助与奖励办法”,对国家三大奖、国家出版基金和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一社一品”进行资助——注意,是对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进行实打实的资助;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进行再奖励。9月28日又接到一个申报资助和奖励项目的通知,说明是动真格的。三是再结合股份公司8月24日颁布的【2015】92号 “政治导向和质量问责实施细则”对责任人和单位处罚之重。”
关于2016年度选题把握的问题,李慎谦提出三点:一是压缩,聚焦重大项目和产品线;二是着眼于国家三大奖、国家出版基金和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三是突出科技特色。
关于选题规划,李慎谦要求:“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立足点。 一是要立足于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二是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反映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点和走向;三是立足于“十三五”国家反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的最新成果;四是立足于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五是要立足于中国出版“走出去”;六是立足于原创。其次还要明确规划重点……“
李慎谦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选题思路,“希望对年轻人有点启发,希望老编辑多带一带年轻人,年轻编辑多向老编辑请教。更希望每一位从事编辑工作的同仁,不辜负时代的召唤、珍惜美好的出编辑成果的机会,专攻一两个方向,出品牌书,创品牌社,成品牌编辑,以品牌提升“长江传媒”的市值。”
何龙社长对李慎谦的发言表示充分肯定,要求总编室将发言稿印发给每个编辑室学习。随后,何龙社长作了题为“专注、专业、专心”的主题动员发言。
何社长说:“编辑为本,内容是根。文化发现、文化选择、文化积累、文化传播是出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团结高端作者、联合领先研究机构、占有一流出版资源、打造一流精品是出版工作的永恒主题。在聚合资源、打造精品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专注、专业、专心。”
首先是专注。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纷繁复杂、思想文化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时刻面临信息爆炸、信息碎片化,在电梯里、高铁上,任何地方,都无时无刻有各种信息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冲击着我们的大脑,让人很难专注。丹尼尔•戈尔曼所著的《专注》一书提到要做到三个专注:内在专注,对他人专注,外在专注。内在专注能帮助聆听到直觉和价值观的声音——就像史蒂夫•乔布斯所说的“内心的声音”,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对他人专注能帮助你捕捉到微妙的情绪信号,培育与他人更加和谐的关系,成为更富同理心的聆听者,同时也能迅速提高你的情商。外在专注可以让他们在广阔天地任意翱翔,帮助你了解大环境,对决策、组织的管理和创新极其重要。现代人太忙碌、太浮躁,而古代智者多事习惯面对大自然。独自思考的,我们也要学会专注于自己的内在,因为成绩不是从杂乱的忙碌中得来的。做编辑更应如此,虽然我们需要广播的知识和海量的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及资源优势,关注某一个方向,一点点去耕耘,而不是获得什么就策划什么,来什么稿子就申报什么选题。何社长提倡大家更多的阅读纸质图书,尽量避免浅阅读,因为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再是专业。作为专业出版社,教育出版只是我们的基础而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特色,我们的编辑也要将自己定位为专业出版工作者,专业出版社有一批专业的编辑,有一群专业的作者,才能自称为一家科技专业出版社。出版社的特色需要靠一批书来奠定,出版社的品牌需要靠一批精品书来塑造,编辑的价值也是由书来决定的。合格的编辑、优秀的编辑、卓越的编辑和出版家之间的高下也是由书决定的。编辑们要思考,自己的代表作是什么,自己是什么样的编辑,自己的风格是什么。编辑风格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每年至少总要有一本书能够体现自己的编辑价值。何社长要求年轻编辑要尽快给自己定位,给自己做一个个人的“十三五”规划。
随后,何社长还以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和阳光出版社为例,谈了这两家出版社在内容选择和资源聚合方面的独到之处。
然后是专心。做事要用心、上心、尽心。何社长希望大家做编辑工作的时候必须做到专心。每个员工,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有紧迫感,要努力干出成果。何社长以湖南科技社的孙桂均编辑为例,讲述了其作为一个普通的科普编辑,却拿到了出版界的最高荣誉韬奋奖,这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何社长还提醒大家看稿子更要专心一点,坚决不允许出现质量问题。要戒除劲头不足、行动力不足的心态,多想想五年内要做些什么,五年后自己会是什么样。
关于2016年的年度选题,何社长提出了“五个二原则”:“一是要坚守两个底线;二是要坚持两个效益相结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三是要做好两个结合,科技与生活、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四是要促进两个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五是要秉持两个宗旨:举科学旗帜,做专业出版。”
最后,何社长对前三季度大家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再次号召编辑们,聚合最优质的资源,团结最优秀的作者,做好年度选题规划。
会上,我社总编室负责人宣读了《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做好2016年度选题计划工作的通知》。
随后,李慎谦强调,必须按照股份公司的通知要求,进行年度选题的申报。李慎谦还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为对标单位,对该社的选题储备特别是重点选题的策划实施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指出了对方和我社之间的优劣势及差距。
李慎谦还指出,我们的年度选题要基于以下因素进行策划:“一是国家关于出版的指示——《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得指导意见》——这是应该敏感捕捉的风向。二是股份公司9月22日颁布【2015】98号“关于精品出版工程资助与奖励办法”,对国家三大奖、国家出版基金和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一社一品”进行资助——注意,是对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进行实打实的资助;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进行再奖励。9月28日又接到一个申报资助和奖励项目的通知,说明是动真格的。三是再结合股份公司8月24日颁布的【2015】92号 “政治导向和质量问责实施细则”对责任人和单位处罚之重。”
关于2016年度选题把握的问题,李慎谦提出三点:一是压缩,聚焦重大项目和产品线;二是着眼于国家三大奖、国家出版基金和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三是突出科技特色。
关于选题规划,李慎谦要求:“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立足点。 一是要立足于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二是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反映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点和走向;三是立足于“十三五”国家反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的最新成果;四是立足于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五是要立足于中国出版“走出去”;六是立足于原创。其次还要明确规划重点……“
李慎谦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选题思路,“希望对年轻人有点启发,希望老编辑多带一带年轻人,年轻编辑多向老编辑请教。更希望每一位从事编辑工作的同仁,不辜负时代的召唤、珍惜美好的出编辑成果的机会,专攻一两个方向,出品牌书,创品牌社,成品牌编辑,以品牌提升“长江传媒”的市值。”
何龙社长对李慎谦的发言表示充分肯定,要求总编室将发言稿印发给每个编辑室学习。随后,何龙社长作了题为“专注、专业、专心”的主题动员发言。
何社长说:“编辑为本,内容是根。文化发现、文化选择、文化积累、文化传播是出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团结高端作者、联合领先研究机构、占有一流出版资源、打造一流精品是出版工作的永恒主题。在聚合资源、打造精品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专注、专业、专心。”
首先是专注。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纷繁复杂、思想文化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时刻面临信息爆炸、信息碎片化,在电梯里、高铁上,任何地方,都无时无刻有各种信息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冲击着我们的大脑,让人很难专注。丹尼尔•戈尔曼所著的《专注》一书提到要做到三个专注:内在专注,对他人专注,外在专注。内在专注能帮助聆听到直觉和价值观的声音——就像史蒂夫•乔布斯所说的“内心的声音”,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对他人专注能帮助你捕捉到微妙的情绪信号,培育与他人更加和谐的关系,成为更富同理心的聆听者,同时也能迅速提高你的情商。外在专注可以让他们在广阔天地任意翱翔,帮助你了解大环境,对决策、组织的管理和创新极其重要。现代人太忙碌、太浮躁,而古代智者多事习惯面对大自然。独自思考的,我们也要学会专注于自己的内在,因为成绩不是从杂乱的忙碌中得来的。做编辑更应如此,虽然我们需要广播的知识和海量的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及资源优势,关注某一个方向,一点点去耕耘,而不是获得什么就策划什么,来什么稿子就申报什么选题。何社长提倡大家更多的阅读纸质图书,尽量避免浅阅读,因为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再是专业。作为专业出版社,教育出版只是我们的基础而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特色,我们的编辑也要将自己定位为专业出版工作者,专业出版社有一批专业的编辑,有一群专业的作者,才能自称为一家科技专业出版社。出版社的特色需要靠一批书来奠定,出版社的品牌需要靠一批精品书来塑造,编辑的价值也是由书来决定的。合格的编辑、优秀的编辑、卓越的编辑和出版家之间的高下也是由书决定的。编辑们要思考,自己的代表作是什么,自己是什么样的编辑,自己的风格是什么。编辑风格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每年至少总要有一本书能够体现自己的编辑价值。何社长要求年轻编辑要尽快给自己定位,给自己做一个个人的“十三五”规划。
随后,何社长还以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和阳光出版社为例,谈了这两家出版社在内容选择和资源聚合方面的独到之处。
然后是专心。做事要用心、上心、尽心。何社长希望大家做编辑工作的时候必须做到专心。每个员工,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有紧迫感,要努力干出成果。何社长以湖南科技社的孙桂均编辑为例,讲述了其作为一个普通的科普编辑,却拿到了出版界的最高荣誉韬奋奖,这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何社长还提醒大家看稿子更要专心一点,坚决不允许出现质量问题。要戒除劲头不足、行动力不足的心态,多想想五年内要做些什么,五年后自己会是什么样。
关于2016年的年度选题,何社长提出了“五个二原则”:“一是要坚守两个底线;二是要坚持两个效益相结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三是要做好两个结合,科技与生活、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四是要促进两个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五是要秉持两个宗旨:举科学旗帜,做专业出版。”
最后,何社长对前三季度大家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再次号召编辑们,聚合最优质的资源,团结最优秀的作者,做好年度选题规划。